盐碱地里话发展③|黄河口滩羊:全产业链铺就“羊”光大道


【资料图】

编者按:乡村振兴工作事关高质量发展,事关百姓福祉。利津县紧紧围绕“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”目标,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,努力打造干净整洁、映红满绿、产村融合、配套完备、具有利津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。大众网东营联合利津县农业农村局推出系列报道《盐碱地里话发展》,看利津大地如何实现“变身记”。

大众网记者 许洪胜 刘欢 东营报道

走进利津县黄河口滩羊产业园,一排排标准化羊舍整齐排列、干净整洁,只见钢结构的羊圈宽敞牢固,四面通风,比传统羊舍的异味小了很多,工作人员正忙着给羊儿喂食草料。据了解,目前,黄河口滩羊产业园肉羊存栏量达40万只,年出栏量达100万只。

而在几年前,这里还是传统的家庭养殖模式。

盐窝镇肉羊养殖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,部分村庄几乎家家户户养羊,养殖规模小的在几百只,大的达到万余只,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。

但庞大产业的背后也存在一系列问题。盐窝镇肉羊产业以育肥为主,农户们从外地调入架子羊,经过5—6个月育肥后出栏,再卖到全国各地。这种养殖模式利润空间小、产业层次低、链条不健全、生产经营方式落后,严重束缚了盐窝镇肉羊养殖产业前行的脚步。

为破解这些难题,盐窝镇高标准谋划建设了黄河口滩羊产业园。该项目于2019年8月开工,建设高标准羊舍305栋,打造起了全国单体最大的肉羊标准化养殖园区,并同步建设了16万吨/年饲料加工、50万吨/年生物有机肥等12个产业上下游项目,初步形成了全链条、一体化的产业集群,开启了规模化、标准化养殖之路。

标准羊舍一建成,养殖户对入驻园区热情高涨,很快就租赁一空。“在园区养殖很方便,水、电、废、环卫全由产业园负责,我们养殖户交租金就能使用高标准羊舍,只负责养就行。”肉羊养殖户薄纯俭说。一个羊棚一年租金3万元,能养900-1000只羊。“一只羊,我们能盈利200元左右”。

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,利津县盐窝镇瞄准链尾加工提量,确立以打造全国单体规模最大、标准化程度最高、产业链条最长、综合带动效益最强的肉羊产业第一高地为目标,倾力实施黄河口滩羊产业园二期及产业一体化项目。项目总投资7.86亿元,重点实施“牧光互补”“基础母羊繁育”“16万吨/年反刍饲料生产”“150万只/年肉羊屠宰深加工”“冷链物流储运”和“微生物有机肥加工”六大工程。建成后,可大幅提升产业资源循环利用水平,实现循环养殖、绿色养殖。目前,黄河口滩羊产业园牧光互补项目正在快速推进中。

如今,全镇肉羊产业实现了从基础母羊繁育、肉羊育肥、饲料加工、废弃物处理到屠宰深加工的产业一体化链条融合发展,全镇66个村1630户群众从事肉羊养殖,务工群众达到3万人,越来越多的群众,实现了增收。

关键词:

x 广告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大西洋仓储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2   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